大件金属表面静电喷涂的工业流程,核心是 “表面预处理→静电喷涂→高温固化→后处理” 四大环节,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标准,目的是保证涂层附着力、均匀度和耐用性。具体流程拆解如下:
一、前期准备:工件与设备调试
正式喷涂前需做好基础准备,避免后续流程出错。
工件整理:将大件金属工件(如护栏、机床外壳)表面的焊接残渣、毛刺打磨平整,防止凸起处影响涂层覆盖。
设备检查:调试静电喷枪的电压(通常 60-80kV)、供粉压力(0.2-0.4MPa),确保高压静电稳定输出;同时预热高温烤房,将温度升至预设的固化温度(如 180-200℃)。
挂具安装:用专用挂具将工件固定在输送线上,保证工件悬挂平稳、无晃动,且关键喷涂面无遮挡。
二、核心流程一:表面预处理(决定涂层附着力的关键)
大件金属易生锈、积油污,预处理需彻底清除杂质,为涂层 “打牢基础”。
脱脂除油:将工件送入脱脂槽,用碱性脱脂剂(如氢氧化钠溶液)浸泡或喷淋,去除表面的机油、灰尘,浸泡时间通常 5-10 分钟,具体根据油污程度调整。
水洗中和:用清水冲洗工件表面残留的脱脂剂,避免化学物质腐蚀金属;若用碱性脱脂剂,需额外用酸性溶液(如稀盐酸)中和,确保工件表面 pH 值呈中性。
除锈处理:针对钢铁类大件工件,采用喷砂或酸洗方式除锈。喷砂是用高压石英砂冲击工件表面,去除锈迹并形成粗糙表面(增强涂层附着力);酸洗则是用稀硫酸浸泡,除锈后需再次水洗。
磷化 / 铬化处理:钢铁件做磷化处理,在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(防氧化、促附着);铝合金件做铬化处理,去除表面氧化膜,浸泡时间通常 3-5 分钟,之后再次水洗并烘干。
烘干除湿:将预处理后的工件送入烘干炉,在 80-120℃下烘干 10-15 分钟,彻底去除表面水分,避免喷涂时涂层出现气泡。
三、核心流程二:静电喷涂(形成均匀涂层)
通过高压静电吸附,让涂料均匀覆盖在大件金属表面。
工件输送:烘干后的工件随输送线进入喷涂室,喷涂室需保持密封,避免粉尘外溢,同时配备粉末回收装置(回收未吸附的粉末,循环利用)。
静电喷涂操作:工人手持静电喷枪,或通过机械臂自动喷涂。喷涂时保持喷枪与工件表面 15-25cm 距离,匀速移动,先喷涂工件的边角、凹槽(易漏喷处),再喷涂平面,确保涂层厚度均匀(通常单次喷涂 30-50μm,如需厚涂层可分 2-3 次喷涂)。
粉末吸附检查:喷涂后人工检查工件表面,查看是否有漏喷、流挂(局部粉末堆积)情况,若有缺陷需及时补喷。
四、核心流程三:高温固化(让涂层定型耐用)
通过高温让粉末涂料融化、交联,形成坚硬致密的涂层。
工件入炉:将喷涂后的工件送入预热好的高温烤房,随输送线匀速移动,确保工件各部位受热均匀,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导致变形。
恒温固化:根据涂料类型控制温度和时间,如环氧粉末固化温度 180-200℃、保温 15-20 分钟;聚酯粉末固化温度 200-220℃、保温 20-25 分钟。固化过程中需实时监测烤房温度,避免温度波动影响涂层质量。
冷却降温:固化完成后,工件随输送线进入冷却区,自然冷却至常温(或用冷风加速冷却),避免高温工件直接接触空气导致涂层开裂。
五、后期处理:质量检测与修整
附近喷涂厂:最后通过检测和修整,确保成品符合工业标准。
外观检测:检查工件涂层是否有气泡、针孔、色差,用手触摸表面是否平整,无明显颗粒感或划痕。
厚度与附着力检测:用涂层测厚仪在工件不同位置取点,检测厚度是否符合规定(如户外件 150μm 以上);用划格刀在涂层表面划十字格,胶带粘贴后无涂层脱落,即为附着力合格。
缺陷修整:若发现局部漏喷或薄涂,需重新打磨该区域,补做预处理后再次喷涂、固化;若有小气泡,可钻孔排气后补涂。
成品下线:合格的工件从挂具上取下,清理表面残留的粉末碎屑,打包入库或进入下一生产环节。